学校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努力构建学生通识核心知识、通识实践能力、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复合素质培养七大知识体系,塑造具有“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四川文理学院自考招生办电话:0818-2760524
四川文理学院自考招生办地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南外镇南坝路400号
四川文理学院自考办公室电话:0818-2764504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承“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弘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吸取古今优秀教育理念和中外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川东,服务四川,面向全国,努力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致力于“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让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伴随学生终身;让良好的表达能力、扎实的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基本的创业能力成为学生成功腾飞的坚强翅膀;让有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有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有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的人,成为每一个四川文理人的自觉追求。
学校坚持“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升水平、错位发展”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遵循学科建设规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形成优势学科群为目标,以规划和建设硕士点为重点,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打造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科。加强特色植物、现代化工、智能制造、汉语言文学、康养产业管理、生态旅游、艺术体育、文化产业管理等学科(方向)建设,促进优势特色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发展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学校是四川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项目院校,有省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数学与应用数学、文化产业管理、物业管理、行政管理、学前教育等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立项建设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97项。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8项。
总结在不同的时期中,我们的奋斗目标都不尽相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为自己而努力着,奋斗着。我们要谨慎的把握人生的小船,无论多大的狂风暴雨,都奈何不了我们。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这样,当我们临死的时候,,我们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会因虚度光阴而悔恨!